硕士如何得到21? 作为从20到21的幸运儿,我想我可能有一些经验可以提供。 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我可以”的心态,不要总觉得自己的背景不好而主动放弃申请的机会(当然如果本来就有放弃申请的想法那无所谓了);
其次是要认真准备申请材料并尽量多地投递学校,因为我知道很多朋友的想法就是“投一个学校只要有一个学校给我offer就可以”所以往往只投自己条件最好的几所,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名额都是过剩的(特别是MFE),因此只要你的材料质量还不错并且符合学校的要求的话,有很大概率是会通过的(至少是有条件录取)而且这种机会一般都是会留给努力的人而不是学校名单上的VIP用户。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幸运儿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校定专业要理智。很多人会因为“身边的人都申请xx大学所以我也要申请”或者“这个大学的xxx项目很火所以也要申请”等等这样的原因去申请自己不熟悉的学校或专业。我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还是要多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专业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好的收获(比如是否能找到很好的导师等)。 另外在选校时也可以多多参考过来人的意见,比如说看看以前的offer holder list(一般学校会公布过去几年的offer holder list),这可以让你对目标项目的偏好有个大致的了解。
2.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参加考试。以我的经验来说,大部分项目的申请是需要提供托福/雅思成绩的,个别项目可能需要GMAT成绩。因此如果大家想争取一下申请的机会那么在申请前的半年至一年就应该着手开始准备英语考试。而在你拿到了满意的雅思/托福分数后也不意味着你就能够拿到offer了——很多项目还需要你在申请时提供sat/act成绩、文书和面试安排。所以在时间上你还是得规划好所有考试的顺序以确保它们能够如期完成。
3. 要善于利用资源。我在申请季时加入了各个大学的校友微信群和同学录,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赞同 40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8 3:10:35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简称UCU)日前发布了一份关于大学硕士课程的调查问卷,并就硕士课程可能被滥用并作为博士预备课程提出了严重警告。该工会表示,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以“转博士课程”为名对学生降低入学要求,却并未在教学上提高投入,这种“欺诈行为”在工程学专业表现的尤为突出。
UCU的全国官员罗布·琼斯(Rob Jones)就此次调查结果接受泰晤士报(Times)采访时表示:“在有些情况下,硕士课程几乎只是博士预备课程的一个代名词。它已经沦落为一种骗术。高校在降低对学生的入学要求,同时在教学上的投入也大大降低以获得更大盈利。”
在UCU对800名教师的调查中,超过55%的受访者确认有“工程学科的硕士课程实际上是为转博士学生开设的预备项目”,另外还有35%的人表示,在其学校里,工程科目的硕士课程在实质上与博士预备课程之间没有区别。除此之外,1/3的受访高校教师表示,为了与海外高校展开竞争,校方已经“明显降低了对国际学生的入学要求”。
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只有9%的大学按照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要求,为工程学专业的硕士学生安排不低于96小时的学术培训。琼斯先生称:“对工程学学生的投入不足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该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收费额度最高、课时数最低、学生监督最少’的硕士生群体。”
UCU还在调查中发现,只有46%的大学为硕士学生提供QAA建议的每周10小时的直接教学时间,而高达56%的大学“经常”或“很可能”将硕士学生安排在大本营上课。在大学里,大班课通常会由助教或研究生带领,学生可以得到的直接的教授/导师监督的课时数大打折扣。
QAA要求,非欧盟学生应该达到与欧盟学生相同的入学要求,但UCU的调查显示,高达67%的教师表示,所在大学“一般”或“经常”采用不同的入学标准来对待欧盟学生和非欧盟学生。此外,62%的大学“很少”或从“不”评估非欧盟学生对教学大纲内容的理解程度。这些发现表明,非欧盟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时,所接受的有关学术内容的培训很可能达不到欧盟学生的水平。
赞同 129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1 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