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和加权平均成绩一样吗?
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考试成绩的平均值”,是国外学生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与学生的本科排名、院系排名、专业排名以及学位等级密切相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国家高校的评分标准并不像中国这样给一个学生固定分数,而是采用打分制,分数区间一般在70-100分之间,4.0为满分;90以上为优秀,85以上为良好,70-84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不同学校的评分制度可能会有所出入,但总体原则是一样的。以美国的GPA计算器为例,假设某个学生修读的每门课程评分都是A的话,那么该生的GPA就是4.0;如果某门课程考了B+,另一门课程考了B的话,最终GPA就会降到3.7。 GPA不是国内大学给予学生的固定分数,每个学校对学生GPA的要求可能会略有区别,但不会差太远。比如清华、北大等院校要求本科成绩单上加权平均成绩不得低于85分,而复旦、浙大等院校要求GPA不得低于80分。 我国部分高校也会采用中美计算GPA的方式,就是把课程成绩换算成GPA后进行加总求和,再除以上课程门数,得出一个大致的GPA数值。
当然,美国大学的GPA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大一刚进校门的时候GPA会相对比较高分一些,因为大一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基础课,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而到大三大四的时候GPA有可能会下降,因为此时选择的专业方向可能不是学校里热门的专业,相应的课程设置难度较大,获得的GPA自然就不高。
除了GPA以外,美国大学还看重学生的选课情况。由于美国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实行学分制,大一入学时所选的课程基本上都须修完,因此学生选择的科目不能只是自己感兴趣的,还要考虑是否能顺利修完并拿到足够的学分。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某几门课程考试没有通过,觉得懊悔不已,认为选错了课程导致GPA偏低,想要重修这些科目,争取提高GPA。其实,如果整体的GPA符合学校的要求,只是个别科目不够理想的话,不一定要重修该学科,可以选择其他比较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来提高整体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