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士注重推荐信吗?
首先,日本每个学校的修士(硕士)入学制度都不同。 比如: 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等是申请制,需要申请者提供研究计划书,学校会安排该专业的教授对考生的研究方向做出判断; 大阪大学、东北大学等是考试制,考生需要通过大学的笔试(专业课)和面试(综合考察)来完成入学志愿的选拔; 筑波大学、广连大学等是考试+论文制的混合,部分专业是考试制,部分专业是论文制。 所以同学你需要先确定要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然后我具体说说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修士的录取机制和流程。
先说考试制。 这个模式通常都是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首先通过学校指定的考试,然后学校会根据你的考试成绩来划分面试名单,然后再对你进行一对一的面试考核。 在考试中,有些学校会考察你是否有继续深造的意向(是否有读博的计划),有的不会单独询问。 无论是否询问,这个意向都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存在的,并不是绝对的因素。如果考生有意向读研,最好提前向导师表明自己的意愿。
接着谈谈推荐信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推荐信会是一个加分项,但并不代表有推荐信就一定能被录取。如果考生的分数及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可能有推荐信的考生会更有优势。 但在这里要提醒考生的是:推荐信的作用有限且不是万能的!不要过于依赖于推荐信。成绩、研究成果、科研计划才是关键因素。
最后说说申请制。 申请制跟考试制的入学方式不一样。它没有专门的笔试或面试,整个审核过程侧重于对申请材料(研究计划等)的评价。 虽然申请制没有专门的考试和筛选过程,但它对材料的评价标准非常高且很严格。往往考生会被建议反复修改申请材料直至合格为止。申请制的材料准备起来往往比考试制更为复杂和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