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预科班是干什么的?
这个我是真的有发言权,本人2018届浙北大宗药材基地班(浙大与湖州师范学院联合办学)毕业生,当年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90分+,由于对化工不是很感兴趣且当时浙江大学在贵州没有招生计划,所以选择了浙江大学(校区在成都,当时的口号是“成者大成”,现在改名了叫成都校区)的大宗药材基地班。
首先入学的时候感觉学校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离成都市里有60多公里的样子;其次学习氛围很不错,班级里都是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整个年级也只有70个人左右,而且大家都是来自各省的尖子生,所以交流起来不会有乡下人进城的自卑感;第三老师的水平确实很高,专业课老师都是浙江大学药学系最出色的教授,比如《药事管理与法规》王爱萍老师,《分析化学》赵建平教授等,虽然授课内容都是浙大本部教材和课程,但老师会更注重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也是我大学期间最感谢老师们的地方,不仅让我掌握了知识的真谛,更教会了我如何在大学独立学习和做人。第四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在自己那个小县城里总是自己最好的那一个,来了这个班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很多人高中就是本地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而且很多还是奥赛保送过来的,我这种靠高考分数上的简直自愧不如,所以在学习上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毕竟你要是想混,人家可是要拿学问砸你的那种。第五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社会经验,因为毕竟都是全省的优秀学生,所以身边的同学资源还是非常优质的,不管是以后考研还是在就业,都能提供很好的平台。
但是缺点也是有的,首先教学理念可能没那么先进,毕竟和杭州本部还是有差别的;第二师资力量不够强大,除了几个特别出名的教授之外,其他的老师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有一部分老师是纯讲PPT的,知识点都不怎么补充;第三学习压力太大,因为是跟浙江大学本科生一起考试,考同样的试卷,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就要重修或者补考,压力非常大,我们那时候每次考试都是紧张到窒息。
总之,如果能重来的话,我希望自己在高中时能更加努力一点,争取上浙大的本科,但如果重新选择一次的话,我仍然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去读这个预科班,因为这是我的人生中浓墨重彩的经历,我在这四年里得到的知识和感悟是我一辈子都受用的!预科学子的校友身份也会让我觉得无比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