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辅导学有用吗?
我是在2018年,也就是港城大建校50周年之际,进入商学院深造的。作为“建院元老”,我的经历或许会对各位同学有些启发和帮助。 先交代背景,北大本科(经济学院+哲学系),复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去牛津做了两年博士后(计量经济学)。因为一直对香港比较熟悉和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城市大学作为博士进修的地方。
当时在牛津已经跟HEC Paris 和UCLA 都有过很丰富的交流经验了,因此申请到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并不是难事;然而当时我选择了申请香港的大学,一来是因为想靠近亚洲一些,二来是看重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同时,作为一个中国学生,也希望能回国后能拿到一个内地承认的硕士学位。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交通便利、商业繁华,但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对国际学生又非常友好——只要持学生签证即可在香港定居并合法打工。 读博期间,由于学校给我安排了校外的宿舍,因此我除了上课,基本很少去校园,从而也对校园生活没有太多的记忆。不过我还记得入学时有一次开学典礼,校长亲自主持,介绍各个学院的院长及重要领导,气氛还是很隆重的。
当然,最难忘的当然是我们在商学部的时光。虽然我是文科博士,但是在理工科盛行的商学部,我还是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记得当时博士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和选修课,其中还有一门选修课是由本校的计算机学院开的,主要讲人工智能在商业上的应用。每个星期还有由教授们推荐的热门书籍要读,内容主要是前沿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大数据的相关知识。
虽然我们是从全世界各地选拔出的精英,有着非常高的教育背景,但是真正开始学术钻研的时候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做起。记得当时学习的微观经济和计量经济的很多基础理论现在都记不得了,但是学习的过程却是十分严谨且愉快的。 因为是研究型课程,所以课堂讨论和学习的过程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的论文导师会定期给予我们指导,帮助我们搭建研究框架,确定研究问题,以及推导所需的公式和方法。虽然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自己做数据、做分析,但是和老师、同学之间积极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我印象中最精彩的一次讨论发生在计量课堂上,我和另一个中国学生被分给同一个老师指导。一次课上完,老师说,既然你们都是中国人,那就留个邮箱,课后把作业发给我吧。随后老师继续给其他人上课,让我们继续写自己的作业。下课后,另外一个同学说,我们是中国人这件事怎么没让老师高兴起来呢!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港大的这几年不仅学习了知识,收获了友情,也养成了自律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求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让我这个外国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公平”——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以何种语言授课或者出身于怎样的院校,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可以在这里获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