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绩点多少算好?
不同学校、专业的情况不一样,没法一概而论。 就我了解的一些项目的同学来看: 清北经管(包括北大软微),人大大部分商学类专业都是3.5+/4.0的绩点水平;中流985理工科一般是2.7-3.2左右一个等级,而一些相对更重视GPA的课程如高数上、C语言等可能满绩点。
当然这都建立在专业课成绩很好的基础上,像我们这种跨保过来的基本没几个能满绩点的。。。 中游985的外语类、文学类一般是没有满绩点的,因为这类课程很难得到高分。 而诸如西大这样的非985高校的高数等基础课也可能出现满绩点,因为教学要求与985高校肯定是有差距的... 至于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提到的情况,我觉得不能只批评老师给分宽松,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之前有没有打好基础。毕竟如果之前没好好学,那现在只能是自食其果了。不过既然已经过去了那就只能往前看了。 如果想要提高GPA,建议题主从两个方面着手:
1、努力学习,争取每一科都能拿到好成绩,特别是必修课一定不要挂科!
2、多修一些学分,多刷一些绩点,这样可以更有把握申请到满意的硕士学位。(PS:多跟导师沟通,看看有没有机会再跟着他读一年。)
祝好运~
研究生绩点的好坏没有绝对的区分,绩点越高越好。一般达到3。5以上,即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即可。当然,具体要求因学校而定,学校不同要求也不一样。研究生一般采用学分制和绩点制的评价制度。学生修习课程后,在获得课程学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绩点,并以此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成绩平均绩点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学所修课程的学分绩点和毕业时所获全部课程的平均绩点将记入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以鉴定学历和学位水平。
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需满足:学生毕业时所修全部课程的平均绩点不低于2.0。学位论文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者(含优、良、中),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可授予学士学位。国家建设均等化制度,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减弱,自主招生政策将会变革,综合素质教育逐步强化,学生素质的培养在社会上和家长中会成为普遍共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活动中将更为积极努力。采用绩点制将更能区分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的开展。学生入学取得学籍后按学校和学院有关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习。毕业审核时未修满所规定全部学分者将按结业处理。对于未通过部分课程学习考核的结业生,在学籍有效期内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可安排一次重新课程修习和考核机会,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