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为什么那么久?

盖妮依盖妮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读博士为什么那么久”,可能是对“读博”的误解,因为“读博”并非读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虽然确实有些专业或项目只需要读一年)。 就大多数PhD student而言,从入学到毕业,这个“读到博士”的过程一般需要3-7年的时间,有的专业甚至更长。 这里所说的“读博士”并不是指“读书”(即阅读论文和书籍),而是指“读论文”——这是PhD学生每天的主要功课之一。 因为除了少数本科就直接申到PhD的全奖之外,绝大多数PhD都是申请到的AD(Admission without funding)或者PD(Partial Admission with Funding),也就是说这些同学需要在读完硕士后自己找funding(钱)来继续读PhD。而多数PhD项目的funding是按年计的,少则三年,多则七年。当然也有极少数项目只要两年或者四年。但无论多少年,无论是AD还是PD,对于学生们来说,从拿到offer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开始为“读博”做准备——准备研究计划、联系导师、套辞、面试等等。 所谓“读博”其实就是指这漫长的“读论文”过程---无论是写小论文参加会议,还是读大论文写好review,其核心都是阅读并消化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个过程本身是不产生新的知识的,因此也不能快速完成。

而对于一些需要实践操作或者data collection的项目而言,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实验或数据收集,然后才能正式投入到“写paper”的阶段。所以如果以“写paper”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很多PhD的学生在第四第五年的时候才逐渐进入状态也是正常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说PhD“读起来很久”其实是在说“读论文”的过程很漫长,而与“写paper”的时间长短并无直接关系。 那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论文仍然没写出paper呢?也许是因为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又或者是尚未找到合适的concept和框架去归纳已有知识。对于PhD学生而言,每次翻开新的文献就像是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需要花时间去熟悉环境(阅读文献),然后在积累一定量后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提出问题、形成框架),最后经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来接近问题的答案。所以时间的长短其实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以及所选择课题的难易程度。

栾盛亭栾盛亭优质答主

1. 美国有30%以上的PhD不是“正常的”,而是由“非正常”路径产生的。比如,你读了Phd后,你的导师可能会让你先工作几年再去申请PhD,又或者是你申请了PhD但是你的研究生的导师认为你有能力直接做博后而不是再念2-4年PhD。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因为这样的安排而少拿了2-5年的工资和学费(在美国)……另外就是有的学生的论文在一开始的时候进展缓慢到无法继续下去而导致他们不得不更换题目重新开始……

2. 在中国的话一般都要等到硕士毕业后的第三年才能去考试(如果学校没有特殊名额的话),而在美国的大学里很多情况是你要到了第二年最后两个月才开始申请……所以基本上时间上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理工科的情况而言,文科另说…另外还要看你是跟哪个国家的人竞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